拨子(拼音:bō zi)是一个汉语词汇,主要有以下含义:
1. 用来弹拨弦乐器(如里拉琴、曼多林等)的小薄片。
2. 高拨子的简称,用于徽剧和京剧等中国传统戏曲中。
3. 作为量词,同“拨”,如“调度人马,分五六拨子往目标出发”。
拨子通常由尼龙、赛璐珞或象牙等材料制成,用于改变乐器的音高或产生特定的音效
拨子在传统戏曲中的具体应用有哪些?
拨子如何改变弦乐器的音高?
不同材质的拨子有哪些优缺点?